两会释放重要信号!粤港澳大湾区起不来,中国就别做湾区了!

搜狐焦点广州资讯 2018-03-12 19:30:2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你看好吗?

粤港澳大湾区最近成了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昨天,多名代表、委员对媒体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调机构。

 “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高级城市群。”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就在最近的某论坛中,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在其《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走势》主题演讲中说:“如果粤港澳大湾区做不起来,中国就别做大湾区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粤港澳大湾区9+2强强联合

有着众多光环加身的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是底气十足。

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据公开资料显示,大湾区总人口超过6600万人,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 D P约1.3万亿美元,媲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高级湾区,并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较大的湾区。

另外大湾区的产业体系本就比较完善,珠三角城市群的的实业产业基础加上港澳地区的金融产业优势,尤其是外贸和外资都有很好的基础,为未来的经济腾飞插上了豪华版超大翅膀。

粤港澳打湾区内各城市都有着各自的发展优势,又有不同的城市定位,目前,都开始根据城市特色,逐渐规划和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

现在是坐等大湾区的正式规划公布。一旦公布后,打造“高级湾区”将从战略规划进入全面实操阶段,各领域合作举措和初步成果将会密集上线。

毫无疑问,大湾区未来的重点是合作发展。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不同地区之间肯定存在一些固有壁垒,怎么打破这些隔膜,就成为了难中之难。

优势明显,但是隔膜也不少

在这些壁垒之中,空间距离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加快路网建设,建设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距离再远也不过是一个小时的事情。

难的是不同行政区域的发展程度、管理模式和行政制度都不一样,比如说,粤港澳三地,涉及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如何跨越不同的制度和法律来进行深度合作?

就算是落实到省内不同行政区域时,很多东西要实现共通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举个例子,东莞的入户制度放在广州就不适用。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未来要设立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机构,而不是简单的协调机制。“有了协调机构以后,才能够针对大湾区的规划逐一落实推动。”

 而广东省城乡规划院副总规划师李建平认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粤港、粤澳已构筑了“行政协议+联席会议+专责小组”的协作治理机制,在区域协作治理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受不同法律制度的影响,粤港澳三地协作仍存在创新空间。

这个协调机构令小妹想到了联合国,相对独立而又保持中立。嗯,大概的意思就是很厉害吧。

不过,作为一个普通购房者,这个重要信号对你又有什么参考意见呢?

小妹最近发现,不少地产企业为了适应大湾区战略而调整了自己的公司建制,比如佳兆业就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司,统筹湾区内主要城市的项目开发;也有的公司专门成立了珠三角公司,或者把湾区内热门的城市纳入到广深等区域公司中,作为今年的重点来发展。

而对于购房者而言,知名房企每每新到一地,往往为了打响头炮,前几个项目总会下点血本儿,但价格又不至于太高。追随着国家战略,跟着知名房企的挺进步伐,有眼光的人或许还是会尝到投资的甜头。

 最后附上一张湾区热门城市——中山近年的房价涨势图给各位看看。眼热吗? 

注:部分素材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