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快被遗忘的车站,还在坚守它没被兑现的理想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曾经看到一条评论:“广州南站周边都还没发展起来,北站搞个锤子?”
广州北站原来叫花都站,始建于1908年。在花都并入广州前,它是花都市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
为了东进南拓,2010年广州南站“空降”番禺,取代北站成为武广铁路的尽头,一路发展成大湾区铁路网的核心。
这怎么搞?北站在北边,不仅班次少,也不像南站有两条地铁交汇,陷入一种连花都人都跑去南站搭车的尴尬。存在感还不如越秀那个只做普铁的广州火车站。
但总不能让地方荒废着,大家得吃饭,没饼就画嘛。况且近年来花都一直主打交通牌,如果连一个像样的车站都没有,这种定位就显得非常嘴炮。
为此,2015年时任花都区长叶志良就提出广州北站要搞“空铁联运“,实现“8分钟到机场”,承诺“广州北站未来的规模比广州南站还要大”。
为了充分利用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外部效应,“北站新城”的规划蓝图应运而生。
炒了很多年的北站新城,核心规划主要是这三点:
不同于广州南站,广州北站离机场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未来将以城际、快速路、地下APM线多种方式连接白云机场,实现北站和机场的快速连接!届时从北站到机场快只需9分钟。从而实现“空铁联运”。
目前能看到影的主要是专用轻轨线路(APM线),预计今年开通。
穗莞深的新白广城轨,预计2021年开通。
广清轻轨始发站为广州北站,终点站为清远站,一期完工后,清远市区到花都只用25分钟。
二期则延伸到广州市区的广州火车北站,全程15分钟。
目前新的候车大厅仍在施工中,广清轻轨一期开通后,广州北站也会搬到这里。到时候出地铁口就可以直接进站啦,会比现在方便很多。
这个候车大厅的存在,也让广清同城这个概念不再显得异常抽象。
据悉,广清轻轨一期将在今年中旬开通,届时新的候车大厅也会投入使用。
“采用核心圈层式用地布局模式。800米范围内为交通服务区域,以总部办公、商旅服务等功能为主。重点聚集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酒店业等产业,打造绿色金融邻里中心。”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这里盖几栋写字楼、弄个购物中心。
但这应该是远期规划,小魏去现场发现除了在建的候车大厅,周边多为空地,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写字楼和任何大型商业配套。
此外24号线、广从快速路等锦上添花的操作,
也拉近广州北站与广州中心区的时空联系。
总的来说,规划的核心就是让北站新城“更快更方便的出行”、“有更多商业”。
从而巩固花都的交通枢纽定位。毕竟机场是“白云的机场”,而北站才是“花都的北站”。
时间来到第五个年头,快赶不上列车的王先生跑出【广州北站】后,被告知“这边是还没完工的北站新站”。
得从上一站【花城路】出站,走10多分钟才能到候车大厅。
王先生:"......"
是的,还是十几年前那个候车大厅。
作为这张交通牌的核心,说是花都的“命根子”也不过分。但事实是提了5年的“北站新城”,似乎还只看到一个没建好的候车大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约北站发展的主要因素还是拆迁难。
按规划北站周边大多数地方都要拆掉盖写字楼的。
由于安置条件没谈妥,北站周边大量旧村拆迁不动,地征不上来,结果就是棠溪站在承担普铁客流的同时,承接部分高铁线。
图纸上的东西广场,至今虽然人去楼空,但人走了,楼还在。
大量旧村阻碍了北站周边的城市化进程,至今都没有一个可以辐射整个板块的商业中心。
离片区最近的商业配套以传统的面貌散落在在花城路地铁口周围。
好消息是,广州北站另一片旧改区---大陵片区,据称已经进入拆除阶段。
届时大陵片区预计将引入2.57万人,配套商业和学校,构建生态居住区。
根据较新规划,大陵片区与滨水新城将连成一线,共享广州北站带来的交通利好,这里或将成为花都较旺区块!
目前北站新城周边的商品楼主要也是集中在这个片区,在售的祈福万景峰、南华时代城,单价均已超过2万。
广清一体化
虽然现在花都整体在向北发展,但如果有一天广清同城实现了,房价涨得较快的肯定是广州北站新城和旁边的滨水新城。作为广清同城的前沿枢纽,各种教育和商业配套会朝此处聚集,就像被广佛线盘活广钢新城。
25分钟的通勤时间和低廉的票价,使花都和清远中心区的时空距离变得紧密。“过来吃个饭再回去”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北站需要一个大型商圈,来留住这股客流的钱包。
若以后轻轨可以实现公交化运行,广清一小时生活圈搭建完成,两地通勤将可能成为现实。这是北站新城手里较好的一张牌,广清同城越早实现,这块地就越值钱。
24号线、新白广城际、广从快速路
不同于南沙增城,花都在离广州城区并不算很远。通过各种轨道交通,缩短和广州城区的时空距离,可以放大花都对比其他外围区的区位优势,增强花都在老广心目中的存在感。
先团结才能谋发展,避免出现各区之间“我卡你你卡我的情况”,众志成城把路修好。交通越便利的地方,商业价值自然越高。
产业升级
毕竟广州北站不像深圳北站,离市中心就隔一个梅林关。从目前来看很难和市区连成一片。所以学科学城的造城模式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途径。
如果不盖写字楼,不搞商业,那么广清同城的红利便无法变现,客流都往体育西路去了,错失站在门口“拦截”客流的机会。
既然要发展,只靠一个东风日产是不行的,必须发挥空铁联运优势,让北站新城集聚现代服务业,发展商贸会展、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这是花都实现产业升级的机遇。
阿里嘎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