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TOD就在广州,TOD到底是什么?

搜狐焦点广州资讯 2024-04-02 09:36:0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成都市政府提出“TOD模式是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要通过TOD开发推动城市的“生产空间”集约集聚、“生活空间”多元复合、“生态空间”自然和谐、“…

2023年底

亚洲最大的TOD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白云站正式投入使用

总投资额高达440亿元

占地约263万㎡

广州白云站TOD集高铁、普铁、城轨、地铁、长途客运、公交等多维立体交通于一体,站场规模为11台24线,接驳6条地铁线,预测2030年旅客年发送量2731万人次,拥有大湾区乃至全国超级运载、超级汇聚、超级疏散能力。白云站TOD是TOD模式在中国的生动实践。

01

TOD是什么?

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枢纽的综合发展模式,以公交地铁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设一个新的城市中心,该中心具有办公、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多种功能。

TOD模式倡导的是一种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的出行模式,人们可以便捷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同时,通过公共交通以及地铁站点周边的功能混合和高密度开发方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02

我国TOD发展历程

我国的TOD探索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内地则是从90年代开始学习港铁发展模式,如今,经过系统研究和全面实践探索,大部分内地城市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TOD模式。

伴随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TOD不断创新迭代,中国内地TOD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

轨道富余空间利用+TAD(Transit Adjacent Development,轨道邻近开发)。从90年代开始,伴随着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兴建轨道交通,开始自发性地探索。主要体现在对轨道交通富余空间(例如:折返线车站的站厅层)的利用,以及相邻地块与车站的连接,总体而言并未主动贯彻TOD规划理念,轨道设施和地块开发在功能和空间上亦缺乏整合设计。

阶段二

“DOT+TOD”整合规划设计。早期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由于缺乏TOD理念,往往仅考虑自身工程实施方便,车站远离社区、与城市功能和空间割裂。2005年,国内提出DOT(Development-Oriented Transit,开发导向的交通设施优化)理念,将交通设施与周边物业和城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合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布局,以各类功能优化组合、空间高效利用、交通换乘无缝衔接、各种动线合理安排为原则,对交通设施进行功能、工艺、形态、建设时序、结建工程等方面的优化,使其能更好支撑TOD发展。在此阶段,开始考虑打破轨道交通与开发用地红线进行一体化规划、同时进行垂直复合开发利用,内地首批场段上盖开发项目的探索在这个时期出现。

城市轨道交通

阶段三

“T+TOD”投融资模式。2010年后,在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城市高质量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三大浪潮的复合推进下,内地TOD逐步掀起高潮。2016年9月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创新研讨会”,提出要“从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坚持多元化筹资,用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沿线土地的增值反哺轨道交通”,之后,又提出要推动“轨道+物业”“轨道+社区”“轨道+小镇”“轨道+新城”。此阶段出现了诸如深圳地铁6号线这样的全线TOD系统研究,旨在将轨道交通项目带来的巨大外部效益部分转换为项目内部效益,实现项目自身的资金平衡,即“T+TOD”投融资模式。“T+TOD”模式要求多主体进行跨界、多专业、多产业链全过程整合,内地城市的既有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无法支持,TOD项目落地面临着技术边界、主体边界、利益边界和政策边界不明确和不稳定的问题,在此阶段,以深圳为代表的多个城市积极探索创新TOD顶层设计,涌现出诸多支持TOD发展的配套政策。

阶段四

TOD城市战略。近两三年,随着对TOD认识的日益加深,部分城市已把TOD从投融资压力倒逼的被动举措上升为主动通过TOD战略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例如:成都市政府提出“TOD模式是轨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城市开发理念的更新和城市运营方式的重构”,要通过TOD开发推动城市的“生产空间”集约集聚、“生活空间”多元复合、“生态空间”自然和谐、“动能空间”重组扩张,并进一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公园城市”演绎出“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生活枢纽、文化地标、公园社区”的TOD成都理念。城市战略之下,近期TOD发展呈现出全网/全域、全模式、全流程,以及“TOD+”全复合的特点与趋势。

03

我国TOD发展的未来展望

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TOD理念伴随着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无论是对城市空间和用地规划的思考、公共交通站点周边的设施布局和空间设计的指引,还是在开发模式上的创新,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的城轨TOD经过多年探索已进入TOD城市战略阶段,随着举国实施交通强国战略,以及轨道上都市圈/城市群的打造,近期TOD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趋势一

由城轨单一站点TOD扩展至全线/全网/全市域TOD。早期的TOD项目基本上是单一城轨站点结合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时就开始谋划轨道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耦合,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轨道全线乃至全网的TOD研究。例如:南宁、宁波等城市,通过开展前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导向的TOD综合研究,对国土空间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施工可进行反馈,优化场段和线站位选址以及敷设方式,研拟TOD顶层设计和推进路径。

趋势二

由单模式公交站点周边地块开发至多模式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近年来,以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项目为代表,多模式交通融合与站城融合的探索越来越多,但距离以服务市民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真正融合还任重道远。

赤沙车辆段效果图

趋势三

TOD营城由“城-产-人”演变至“人-城-产”的发展逻辑。美国学者乔尔·科特金在《新地理—数字经济如何重塑美国地貌》一书中指出“人力资源取代土地和资金成为经济决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核心城市需要重新构建吸引人的优势,才能保持新经济时代下的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虽有着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的机遇,但人口和经济增速下行对轨道交通客流和TOD而言是极其巨大的挑战。面对此局面,一旦决策上马轨道交通,从公交都市战略直至具体TOD项目的策划规划,就必须围绕快速集聚/导入人口来谋篇布局。

趋势四

由传统物理开发至“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探索实践。在智慧城市、新基建、5G时代等背景下,“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逐渐从形成理念到开始探索,目前在政府、项目、企业层面均有实践案例出现。例如成都新津区政府提出TOD是精明增长的产城融合单元,5G时代应坚持以“物理+数字”双开发模式更新城市营建理念,以“空间载体+数字赋能”提升城市能级,以场景植入和产业导入引导上下游产业聚集,推动“城市+产业”双运营,构建人城产融合发展格局。目前,新津站TOD的物理开发、“BIM+CIM”数字化城市底板、场景植入和产业导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广州城市景观

经过20年的发展与探索,中国城市在TOD领域已获得广泛共识、取得长足进步。TOD概念的中国化必须置于中国发展环境和制度背景之下,结合各城市自身特征深化拓展TOD的内涵及外延,将其理论纳入交通工程、交通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城市空间、城市提升的综合范畴,并加强构建TOD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组建实施管理主体,确保TOD理念在实践应用阶段能够持续有效的推行。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