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车站片区迎来“史诗级”大改造

搜狐焦点广州资讯 2024-08-30 23:56:4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规划指出,广州站及周边地区改造将分三步走,实现“站、城、产、居”一体化建设,以广州站枢纽为核心,围绕包括友谊剧院、流花宾馆、邮政大院、站北广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三元里古庙、飞翔公园等在内,规划新建多处…

定了!

见证广州改革开放峥嵘岁月的一座火车站,周边片区将迎来“史诗级”大改造。

近日,《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越秀区瑶台村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白云区三元里村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广州市政府批准正式生效。

1974年,广州站落成通车。建站之初,广州站一度成为城市地标,连同在附近建成的广交会流花展馆、东方宾馆、友谊剧院等建筑,在1985年被选为“羊城新八景”之一,美称“流花玉宇”。

改革开放后,“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许多人南下寻找新的机遇,他们来广州的第一站,便是广州火车站。这里是每一个弄潮儿逐梦的起点,站前广场涌动不停的人潮,都在诉说着广州五十年来永不停歇的改革开放的故事。

更新改造,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广州站片区,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核心地带。本次纳入更新改造的片区位于越秀区、白云区、荔湾区相交处,总用地面积562公顷,规划总量1133万平方米。

规划指出,广州站及周边地区改造将分三步走,实现“站、城、产、居”一体化建设,以广州站枢纽为核心,围绕包括友谊剧院、流花宾馆、邮政大院、站北广场、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三元里古庙、飞翔公园等在内,规划新建多处文化及艺术空间场所,将广州站片区打造成为一片有文化、有传承、有故事、有底蕴的区域。

半世纪的温情与见证

从最初的三个站台、五条到发线,到如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广州站的每一次变迁,都深深烙印在时代的记忆中。

抬头仰望广州站的主楼中央,悬挂着一块当时全国铁路最大的车站电钟,见证了南来北往的旅客“不见不散”的约定。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广州站是南下务工潮的起点,是春运期间人潮涌动的缩影。无数外来人在这里踏上寻梦之旅,也有无数游子在这里与家人团聚。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无数人的故事与情感。

站南立面上,“广州站”三个大字以及“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的标语,早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

此次广州站片区改造,“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八个大字得以保留,这是许多新广州人的“回忆杀”。

这不仅是一条标语,也凝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与追求,其更特殊的意义在于,反映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历史使命。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广州,四面八方的人流从广州站涌来,带来了无限的商机。20世纪90年代,广州站片区几乎掌握着大半个中国的时尚密码,时装、皮具、护肤化妆品等传统商贸批发在这里蓬勃发展。

那时,全国各地的服装店老板都会来广州进货,一下火车站,便钻进了周边的几个批发商城,这里更是一片繁忙景象,人流、货流川流不息,讨价还价间,一单单生意就此谈成。流花商圈也成为了广州重要的一张贸易名片,依托“商贸带订单、订单带制造”模式,成为支撑广东服装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

回顾广州站的辉煌岁月,它在建成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承担着我国对外交往、中西文化交流、多元文化碰撞窗口的重要使命。

“流花玉宇”在两次广交会的驱动下,成为“为经济创繁荣、为文化开生机”的蓬勃之地,20世纪80至90年代,以“广州站+广交会场馆”为核心的广州站片区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成交额最高的服装批发贸易集散地。

以广州站枢纽为起点,再往外围延展,曾是广州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市空间,友谊剧院、流花宾馆、邮政大院、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公园等,是广州人民的文化及艺术休闲空间。

中心枢纽群的战略构想

枢纽强,则链接强。广州站的野心,在“强心”。

高铁进城是城市强基的关键一步。

广州站定位“大湾区中心站”,与广州东站形成“中心枢纽群”,支撑广州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实现广州至大湾区节点城市60分钟互达。

根据规划,广州站将引入6条高铁线路、4条城际线路,支撑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互联互通,枢纽强赋能圈层实现地铁600米全覆盖,构建立体多维的慢行体系,整体提升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

广州站高铁化改造后,将引入京广、广湛、广深港、广汕等高铁线路,与广州东站形成“中心枢纽群”,支撑广州建设世界级的铁路枢纽的目标,实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地区1小时互达,与省内城市1.5小时互达,与邻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5-8小时互达,与1200公里以上的城市群主要城市、东南亚地区8小时互达。

本次规划明确,在“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范围内,规划结合广州站本体、配套交通一体化设施(综合体)、枢纽综合开发红线范围以及铁路线、城市道路等因素,划定“枢纽单元”,枢纽单元范围可满足未来广州站改造及配套建设用地需求,同时预留交通空间。

广州将实现站城无界互通,打通广州站“南北交通广场”,打造“枢纽南北城市交通客厅”,形成站城融合的枢纽街区。同时,还将通过加密地铁覆盖,实现广州站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轨道站点600米全覆盖;形成立体多维的慢行体系,结合枢纽TOD建设,实现地下空间以及二层连廊的贯通。

广州站及周边片区的大改造,还将带来产业群的大发展。

从近期来看,该片区将发展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等产业链融合,链接更大消费市场,打造国际集采服务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商贸产业生态。

往中远期规划,该片区将围绕枢纽打造现代产业簇群,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跨区域深度融合,形成“枢纽+时尚、文化、健康、金融、科创、专业服务”六大产业集群。

从更远期来看,该片区将借势湾区门户战略提升,高端植入专业服务,提升现代服务发展层级及辐射能量。同时,依托片区商圈品牌资源优势,培育创意设计、数字商贸、生产服务等高附加值业态环节,打造数字电商时尚品牌发展的新高地。

多点到发,就近乘车,随到随走,广货广出,依托“中心枢纽群”,“站”“城”越融越畅。

老城区的生机与活力

高铁进城,大城蝶变。

广州站周边片区的改造,是推动“老城提质”的重中之重。

高铁进城、产业升级、商圈活化,各类资源要素将在这一片区便捷流动,激活了老城区的经济活力。

广州站及其周边地区以“人民城市”为导向,规划构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生活新格局,以广州站定位为“大湾区中心站”为核心,结合瑶台村、三元里村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和稳定片区整体规划、通过片区开发激发区域活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在广州站片区,将按照不少于居住建筑面积的11%,配置400余处公共服务设施,总建设量18万-19万平方米,规划后的路网密度也由现行控规的10.62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11.25公里/平方公里,实现“站、城、产、居”一体化建设,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示范区、样板地。

在越秀区瑶台村,规划了97公顷的改造范围,总建设量达到275万平方米,产居比约控制在4:6,公共服务设施按照不少于居住建筑面积的11%配置,共277处,总建设量17.5万-18万平方米。

在白云区三元里村,其纳入城市更新的面积达到190公顷,其中改造范围71公顷,规划总建设量192万平方米,产居比29:71,其中,部分居住地块要按照涉及白云山建设控制地带15米高度管控,建筑密度控制在35%。

值得关注的是,三元里的城中村改造,将在今年实现首开区开拆,为产业发展、居民生活拓宽土地空间,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该片区依托全球跨境电商“三中心”平台,精准发力产业带品牌出海,实现产业带提质增效。

广州站片区的更新改造,不仅是一次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一次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未来的广州站,将不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而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广州站片区也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源:南方+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